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最新资讯

华为穿越暴风雨:10年研发投入近万亿,孟晚舟称向死而生

时间:04-01 来源: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:86

华为穿越暴风雨:10年研发投入近万亿,孟晚舟称向死而生

本文来源:时代周报 作者:杨玲玲“2023年,是华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年。身处暴风雨中,我们继续在雨中奔跑。”3月31日,华为2022年年报发布会现场,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的汇报发言略显悲壮。过去一年,笼罩在“寒气”中的华为过得并不轻松,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经营业绩。2022年,华为实现销售收入6423亿元,同比增长0.9%;净利润356亿元,同比下滑68.7%,净利润率5.5%,创历史低点。“2022年,经营依然面临较大压力,总体而言,经营业绩符合预期。”发布会上,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对包括时代周报在内的记者表示,到2022年年末,华为手上的净现金为1763亿元,按现在的商业计划足够能够支撑公司未来几年的投入。 发布会现场孟晚舟解读年报翻阅华为过去10年的年报,在B端业务式微时,C端业务接棒,此后一路看涨,撑起华为的半壁江山。而随着手机业务遭遇打压,C端业务一落千丈,B端业务又重新扛起“打粮食”重任。2022年,在传统的ICT基础设施、数字能源等业务之外,华为云和车业务崛起成为新的增长引擎。面对当前局势,孟晚舟表现得较为乐观:“总而言之,我们依然存在,还将继续存在。我们不一定能成功,但我们向死而生,怎么能不成仁?”4月1日起,她将接过管理权杖,成为当值的轮值董事长。熬过这个漫长寒冬,华为接下来将往何处去?华为进入冬天忧患意识贯穿华为的整个成长路径,而体现忧患最直观的,就是数据。早在世纪之交的2001年,华为实现收入199亿元,这算是华为的第一个高峰,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却在这一年提出“华为的冬天”。次年,华为收入下滑12.2%,成为迄今唯二的负增长。20年之后的2021年,华为收入从前一年的8914亿元降至6368亿元,同比下滑28.6%,创下历史最大降幅。任正非再次感受到寒气,要求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。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,华为过得怎么样?早在2022年12月,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便在新年致辞中透露,预计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6369亿元。这个数字仅比2021年多1亿元,虽走出负增长泥淖,依然在近5年收入中处于低位。 图源:华为2022年年报3月31日年报正式公布,真实数据与预测相差不大:华为在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6423亿元,与2021年(6368亿元)相比增长55亿元。其中,外部打压对终端业务的打击最为致命,2022年华为终端业务收入为2145亿元,同比下滑11.9%。过去10年,华为之所以能够起飞,以手机为代表的终端业务当属头功,终端业务产生的现金流为公司运营、研发和发展提供重要支撑。时代周报记者整理历年财报发现,2015年开始,终端业务每年为华为带来逾2000亿元的资金,2018-2019年,每年新增收入就达到1000亿元。但在手机业务受到打压的2020年,华为终端业务同比仅增长156亿元;2021年,华为终端业务更是罕见地出现同比下滑,跌幅达49.6%,占总收入比重也从2020年的54.18%降至38.23%。在2022年,华为终端业务的下滑速度有所放缓,但华为公司的净利润暴跌68.7%至356亿元。究其原因,孟晚舟在汇报中介绍,华为盈利下滑主要是整体的经营利润在下滑,以及研发投入在加大。B端业务打粮食年报发布会上,华为披露业务的口径,也发生较大变化。曾占据营收半壁江山的终端业务地位下滑,取而代之的是B端业务成为主要的”产粮区“。不过,华为未在发布会中公布2022年运营商和企业业务的收入数据,而是分解为ICT基础设施、数字能源、云计算业务、智能汽车解方案部件业务等。其中,ICT基础设施业务实现收入3540亿元;数字能源业务实现收入508亿元;云计算业务实现收入453亿元;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件业务实现收入21亿元。回溯到2011年,华为组建运营商、企业、消费者(2022年改名终端)三大BG。在此之前,华为没有做过to C业务,是一家to B基因极强的公司。消费者BG成立后,to C的分量越来越重。到2019年,华为手机(含荣耀)出货量超2.4亿台,消费者业务占据华为总收入的54%,超过其他两大业务收入的总和,to B起家的华为让to C业务占据上风。接踵而至的外部打压,让华为无法发售5G手机且无法搭载自研的麒麟芯片,手机业务由此急速下滑。市场研究机构Omdia的数据显示,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从2020年的1.9亿台下滑至2021年的3500万台,同比下滑81.6%,华为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排名为第9位。时隔两年之后,Mate和P系列回到正常的更新轨道,华为再次展现出登上高端市场王座的雄心,欲在5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重新与苹果一较高下。 图源:时代周报记者摄面对供应链连续性的提问,徐直军表示,希望所有产品不依赖单一国家和供应商,从2012年到现在,华为做了大量的器件替代和产品开发,未来努力的方向还是持续交付和业务的连续。接下来,华为终端业务能否重振雄风,也成为孟晚舟当值轮值董事长后需要直面的任务之一。云和车是新引擎?年报发布会改变业务汇报口径背后,是华为近年来多次增加或调整业务架构,其中有两个调整意义重大。一个是华为成立云业务(Cloud BU),云业务被称为华为的第二增长曲线。去年,孟晚舟首次在年报发布会上披露华为云销售收入201亿元,同比增长34%。今年,孟晚舟再次宣布,云计算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53亿元,同比增长125.37%。近日,Canalys发布的2022年中国云市场数据显示,阿里云市场占比排名第一,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.7%;华为云市场占比排名第二,市场份额同比增长5.56%。云市场进入新的周期,云下探得更深,客户需求更细。这种变化,促使云厂商快速进行调整和变革。任正非也指出,华为云计算要踏踏实实以支撑华为业务发展为主,走支持产业互联网的道路。‍‍数据显示,2022财年阿里的云业务13年来实现首次盈利。排名第二的华为云何时实现盈利,同样成为业界关注焦点。另一个意义重大的业务调整,是华为成立“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”,定位于“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”。年报发布会上,华为首次公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件业务收入21亿元。徐直军重申了华为的不造车战略。“有些部门、个人或者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,这件事在查处过程中,严禁华为品牌作为汽车品牌,会对旗舰店等内部宣传物料进行整顿,回归到战略上来。”徐直军表示。事实上,车业务最初成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,帮助解决终端业务收入几近腰斩后,销售网络的维持问题。年报显示,2020年年底,华为全球零售点数量将近6万家,这个数字到2021年年底减少至5.6万家。2022年年底,这一数据再次变为6万家。如今,华为毛细血管一样的门店,让合作车企的交付量迅速翻身。2022年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AITO品牌,接连发布问界M5、问界M7以及问界M5 EV三款车型,累计交付量超过7.6万辆,跻身新势力头部阵营。销量迅速起量背后,华为车业务面临着严峻的盈利挑战。据悉,仅2022年,华为汽车业务研发投入就高达15亿元,直接人员投入7000人,间接人员投入超过1万人。余承东在内部会议上表示,车BU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。随着原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王军离场,余承东全面执掌车BU,华为内部的路线之争暂告一段落。华为能否在不断扩容的智选车合作伙伴中实现盈利,还需要交给市场去作答。研发、人才驱动外界好奇的是,为什么华为总能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,有新业务支撑原有业务的坍塌?可供参考的是,多年来,华为在研发投入上的态度决绝而果断。2022年,华为研发投入1615亿元,研发占总收入比重高达25.1%。而在过去10年里,华为在研发领域的累计投资已经超过9773亿元。正如孟晚舟此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所说:“华为对研发的投入从不受利润的约束”。这是华为一贯坚持的做法——每年把收入10%固定投入研发领域,这一条已写进华为公司的“基本法”。除了引以为傲的研发水平,年报透露的另一组数据同样引人关注:2022年华为发放工资、薪金及其他福利方面的费用达1530.22亿元,这意味着20.6万华为员工人均年薪为74.28万元,月薪平均6.19万元。孟晚舟表示,“在华为公司内部,不唯学历论,只要足够专业、踏实、优秀,就是我们需要的员工,我们需要大量具有匠心的员工,守住华为的基业。” 华为2022年年报发布会现场舍得分钱是华为用人、留人的另一大法宝。与员工一起分享经营果实,是华为多年发展的常规操作。目前,华为员工的薪酬主要包括三部分:工资、奖金和分红,其中,持股分红是华为员工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数据显示,2012-2022年,华为每股分红分别为1.41元、1.47元、1.90元、1.95元、1.53元、1.03元、1.05元、2.11元、1.86元、1.58元、1.61元。“今天的华为,就像梅花,梅花飘香是因为她经历了严寒淬炼。我们面临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,但我们也有增长机会、有组合韧性、有差异化优势、有客户和伙伴的信任和敢于压强式投入。”徐直军在汇报结尾如是说道。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最新资讯